文心建設

2014/01

文心建設贊助建築詩人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 於台北市美術公園經典重建

文心建設為支持經典建築之傳承, 願以建築人回饋社會為己任之心, 贊助「建築詩人」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的重建。國父紀念館設計者、國家文藝獎得主-建築大師王大閎,其經典建築作品可望在2014年年底重現風華。在民間及學界串連、奔走,臺北市政府扮推手努力下,以「官方出地、民間出資」模式,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旁的美術公園裡重建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為還原這棟經典之作,建築界人士奔走成立「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在募款達成目標之際,2日以「建國南路自宅」模型捐贈市府,由張金鶚副市長代表接受,並共同宣布重建計劃起跑。王大閎之子王守正建築師、北美館設計者高而潘建築師、重建經費捐助者璞永建設董事長楊岳虎和文心建設總經理葉曉甄、以及王大閎好友誠品書店董事長吳清友都出席見證。張金鶚致詞時表示,這棟已消失的27坪王大閎自宅簡單樸實,強調藝術與環境互動。民間奔走重建並捐給市政府,目的是希望提供現在的人有機會一睹這棟經典作品,不論在建築意涵及建築主人的風範裡,從居住環境與生活空間能有省思的對話。



現年九十六歲的建築師王大閎是臺灣建築界的傳奇。出生於北京,成長於上海及蘇州,為中華民國首任外交總長王寵惠之子;他是第一個接受西方完整建築教育的華人建築師,雖然然受西方現代建築啟蒙,但王大閎總是思考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與空間美學與之接軌。其建築作品從中國傳統合院與庭園的空間掌握氛圍,再以現代建築的構造方式表現,形成一種獨特的高雅簡約風格。王大閎最讓大家熟知的公共建築是1971年的外交部與1972年的國父紀念館,他在這兩棟建築的屋頂形式做不同的嘗試,試圖尋找自身文化的清楚表徵,即便過程中諸多困難,他仍堅持創作者該有的歷史責任。



興建於民國42年的「建國南路自宅」,是王大閎在台灣開業後第一個作品,也是他「中國建築現代化」作品的濫觴。拆除前,是台灣建築系學生必朝聖、見習之地;拆除後,更是建築界必研究的典範。漢寶德先生曾說,王大閎先生是台灣五○年代新建築發軔期的精神領袖;台北市立美術館設計者高而潘建築師曾說「那棟房子讓我內心悸動,三天都睡不著覺」;知名建築師李祖原也稱讚:「就像穆斯林能去朝拜麥加,簡直不得了」。研究王大閎多年,現為學會秘書長的徐明松指出,「建國南路自宅」是臺灣建築史上的瑰寶,是王大閎獨身時所設計建造的小宅。此宅面積僅27坪,占地約約90坪。高聳的圍牆,延續他在蘇州的經驗;室內窗戶採圓形窗(圓洞窗),搭配格狀窗櫺,有中國建築「月洞門」的精神;室內外空間由紅、黑、白、清水磚等顏色構成,建構現代的東方意涵。客、餐廳落地窗門框是用上下軸承支撐,減少阻撓視線的外框,而這一點也是來自於中國傳統建築門板可拆卸的觀察,讓室內外的空間流動更順暢。建國南路自宅輕鬆自然地把我們帶回到傳統的氛圍裡。由於海峽兩岸建築界及文化界對此王大閎自用小宅之歷史價值與意義的認識日益增進,因此「中華民國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非常感謝臺北市政府充分暸解此宅重建之重要性,協助覓地再現這棟經典建築作品。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將座落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旁的花博美術公園裡,重建及傢具所需近千萬的經費,由璞永建設和文心建設公益捐助,預計今年底完工,將無條件轉讓登記為臺北市資產,臺北市政府後續另將公開招標委托專業機構經營管理。